After 27

  • 关于 | About
  • 分类 | Category
    • 所有博文 | All Posts
    • 每月总结 | Monthly Recap
    • 生活絮语 | Life & Personal
    • 积少成多 | Making Money
    • 衣橱回顾 | Wardrobe
    • 好物分享 | Shopping
    • 减少垃圾 | Zero Waste
  • 饭饭之交 | Podcast
  • 有情链接 | Blogroll
  • 搜索 | Search

Image via Brunch With

每次搬家都能无缝衔接的厨房收纳好物

September 14, 2023 by Jacinle in Shopping

作为一个觉得断舍离比收纳重要得多,且不喜欢厨房塞得满满当当的人,收纳用品其实买得并不多,但是这几样都是辗转搬家多次都一直延用的。

转盘

View fullsize 20230824_171908.jpg
View fullsize 20230824_172424.jpg

转盘(讨厌英文名!)可以有效利用比较深的橱柜空间,收纳各种调料再适合不过。把同类物品集中在一个托盘上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视觉凌乱感。OXO虽然丑点但是旋转极为顺滑,TJ MAXX这类折扣店也经常看到转盘,建议放上一些物品感受一下转的时候会不会东倒西歪的。调料转盘旁边的Yamazaki的置物架用起来也很顺手,可以放锅盖,也可以放长柄汤勺。

磁铁挂钩

View fullsize 20230824_172515.jpg
View fullsize 20230824_172532.jpg

在面包店打工之后就发现把常用工具都挂起来,而不是收在抽屉里简直是game changer!如果没办法用伸缩杆+钩子的组合,这种吸力很强的磁铁挂钩也很不错。可以吸在美国公寓炉灶上方的微波炉上。搬到一起后我就把自己的那套比较重比较结实的utensils都收起来了,MUJI很轻便的硅胶三件套就可以满足我的日常烹饪需求了,很推荐!

置物架

View fullsize 20230824_172557.jpg
View fullsize 20230824_171908.jpg

大部分人家里应该都有了。我本身常用的碗盘不多,所以想尽量都放在最低层好拿取,置物架适合增加纵向空间。如果盘子不配套像书本一样立起来可能更方便拿取。

Joseph Joseph餐具收纳

之前住的公寓厨房抽屉特别少,所以就买了这个放筷子刀叉的收纳。比传统横向排开的要节省空间很多。前阵子为了凑单买了个仿Joseph Joseph的刀架,也用得特别顺手。每次选刀的时候都有一种中华小当家的错觉。

透明食品收纳

冰箱收纳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需要直观地看到里面放的是啥,所以食物收纳现在几乎只用透明的(IKEA玻璃盒、OXO塑料桶、Stasher硅胶袋)。“免费”的选择有大号的泡菜玻璃罐子和曾经Costco坚果的塑料小方盒(最近才意识到换成袋子了 TAT 其实特别适合放面粉和白糖)

不锈钢沥水篮

朋友送的MUJI不锈钢沥水篮比之前买过的贵价塑料沥水篮更好用!底部金属盘的设计横向纵向都可以用,有水渍了就放洗碗机里一洗就行!时计设计的swedish dish cloth也很推荐!颜色很清新,擦台面吸水性很强,也可以一并放进洗碗机消毒。

除却这些好用的厨房收纳,我和麻芡也在八月的【饭饭之交】播客节目里和大家分享了各自的厨房小家电红黑榜,欢迎观看或收听~

September 14, 2023 /Jacinle
kitchen, review
Shopping
Comment

John A. Roebling Suspension Bridge

新生活

August 20, 2023 by Jacinle in Life & Personal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条tea towel,是去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挂在新厨房里觉得特别妙,这座大桥其实是John A. Roebling在布鲁克林大桥建成之前的设计过世界最长的悬索桥(辛辛那提:富过),但是以前每次开过的时候都会觉得它的蓝色钢架比布鲁克林大桥更好看。因为车轮接触桥面裸露的grate deck会发出有韵律的声音,也被当地人叫做singing bridge。面试的那天在“熟悉”的布鲁克林大桥的河岸边经过,就觉得被保佑了:)

已经很久没有可以坐下来好好写一篇博客的闲暇心情,想趁上班前最后一周时间好好记录一下最近很迷糊的生活brain dump。

迷糊是因为发现自己只要离开工作的routine,生活就会变得浑浑噩噩,即便办各种生活琐事,也喜欢在9 to 5的区间里。一是感叹工作给作息习惯带来这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二也是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给自己当老板……

搬家前的burn out让我放过了自己。即便公寓没有收拾到曾经的自己会满意的整洁程度,也可以毫无顾忌的去享受当下,去打破7点半自然醒的生物钟,去城里暴走无所事事。

家人伴侣都没想到我这次居然这么顺利得找到了新工作,我爸之前预计需要3个月,家属说为什么看起来那么简单。其实每次找到工作感觉都是靠很多运气和过往那些完全没想过回报的经历。比如在bakery当cashier的确让我对陌生人有了更多好奇,也不害怕尬聊了。虽然作为观众看2521的时候听到那句“因为你让我有所期待”在屏幕后疯狂姨母笑,但是现实中我却觉得“你对我无所期待”才是我需要的。我对新工作的期待就是肯定要比家属挣得多,不要做自己肯定讨厌的行业,目前这两样刚好都满足就知足了。(有预感半年后就“做一行恨一行”了……)

中西部到纽约,让我最感觉到舒适的就是nobody is from here. Cincy本地人被调侃的刻板印象就是本地人非常爱问你哪个高中毕业的。来到纽约快一个月,我目前还没碰到一个所谓“本地人”。这种不再被“自己是房间里唯一一个有色人种”时刻提醒的感觉太好了……

很喜欢目前所在的区域,是村里人进城很好的缓冲地带。依然可以开车去买菜,还有最爱的大海!没有什么烦恼是海浪声带不走的。

交通是我最欣喜也最讨厌的改变。喜欢是因为纽约可能是全美仅有的几个可以完全依赖公共交通的城市(people watcher狂喜),每天可以多走路更健康。讨厌是因为如果亲自开车上路会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有隐性的路怒症。

步入在美国的第三个五年,越发觉得我的一生都在被追星支配。比如我小学时学英语的动力来自看懂Jake Gyllenhaal的狗仔小报,现如今只要他演broadway我都可以随时去看了哎(

August 20, 2023 /Jacinle
Life & Personal
2 Comments
  • Newer
  • Older